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若單從故事架構來看,似乎推理氛圍極其濃郁,但是,好像不應該很單純的只把它歸類為懸疑電影,因為電影裡同時還觸及到其它生命層面的議題,包括夫妻之愛、男女之愛、師長之愛、友誼之愛,甚至還包含了生命節操與死的課題,因此總結起來,這應該是一部探討「愛」的電影,是日片最常見的主題,也是最催淚的典型。
本片從甫自圖書館退休的川島春家裡來了兩位刑警破題,告知畢業自北海道某小學某位學生的犯案通知,詢問川島春是否知道該名嫌疑者的行蹤。原來,20年前川島春曾是這所小學的老師,因先生的溺水意外與外遇事件被迫離開。該名嫌疑犯是她曾教授過的六名學生之一。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及償還欠學生的最後一堂課,川島春踏上探究真相之旅,一一尋訪這六名學生。
劇情發展至此,開始以現實、倒敘交錯進行的方式,抽絲剝繭當年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原本單一的主題也逐漸蔓延開來,拉出多條支線,戲劇張力環環相扣,貫穿全劇。戲劇終了前,觀眾的情緒更是被帶到最高點,森山未來飾演的殺人犯在服刑前夕,因即將退休刑警的網開一面,被特准前往當年的小學教室,與小學同窗及老師齊聚一堂,再度引吭高歌當年的合唱曲。相信再鐵石心腸、再沒同理心的觀眾看到這一幕,不飆淚都很難,因為它將人性底處最善良、最純真的本質挖掘出來、釋放出來。
觀賞這部電影,讓筆者想到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家阿爾封斯.都德的作品《最後一課》。《最後一課》描述一名平常不用功讀書的少年「佛朗茲」當天上學又遲到了,但是老師並沒有責備他,反而很和氣的要他快坐下來上課,因為法國的阿爾薩斯與羅雷納兩省即將割讓給普魯士(德國),從此只能教德文,不准在課堂上教法文。在最後一堂課,村長、郵差、全村村民都來了,連老師都穿著只有督學來視察時才會穿的大禮服。佛朗茲為這光景感到吃驚,也深感後悔自己居然浪費了那麼多時間蹺課去找鳥窩、去溜冰。老師告訴大家:「一個民族即使成為奴隸,只要保持自己國家的語言,就像掌握監獄的鑰匙似的。」上課即將結束,教室外傳來普魯士軍隊的喇叭聲,老師依依不捨地在黑板上寫出「法蘭西萬歲」五個大字…。
基本上,《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與《最後一課》就像兩條平行線,不論是時空背景或是故事細節都無交集之處,唯一的交集是,它們的高潮戲都在最後一堂課。《最後一課》,法國戰敗後,上了年紀的老師以悲痛的心情傳遞心中對國家的愛,少年佛朗茲也重新省視自己的所作所為;《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帶著贖罪心情回到小島的女老師,緣於當年的愧疚與遺憾,反而解開20年來心中的結(先生的溺水意外其實是愛的表現,因為不忍心讓她照顧一名即將不久人世的病人所做的刻意選擇。至於外遇對象,先生不僅知曉,還給予祝福,希望妻子能激勵這位警務人員,不要因為搶救人質失敗而自責、自殘。原本對川島春外遇不諒解的父親,也終於放下情緒,鼓勵女兒放過自己,勇於面對真愛);六名學生也因為與老師久別重逢,得以有機會說出當年心中的秘密,與生命達成和解,獲得救贖。
都德天生敏銳,具有詩人纖細的氣質,以慈祥溫婉的眼光凝望世間的人情味,讓他成為同時期作家中最賣座的小說家。《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雖然電影風格偏向沈鬱、感傷,但是原書作者在客觀、纖細的現實注視中,揉進溫馨、同情的質素,通過此一含蓄手法,悲傷的故事反轉出人性的光輝與希望,讓這部電影深深感動人心,充滿餘韻無窮的咀嚼空間。
電影並非只是要給人娛樂,它同時也在提示一個人生縮影,提供具有自覺力的觀者認清一些人生事實,往更成熟、更豁達的人生境界邁進,這才是電影最迷人之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