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曼在一開始的序言裡這麼寫著:「有人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在最終回第三十三回裡作者又引述義大利著名的歷史哲學家克羅齊的名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味,人們看歷史的視角和方式會隨時代的變換而變化。兩段話,前後呼應說明了一件事,人生無定論,即便蓋棺仍是未定論;而曾經的定論,經過時間長河的淘洗,都可能再洗牌、再翻案、再定義。世人就是在這樣永無休止的矛盾衝突中,走過悠悠歲月,前進不止!
對照尋常人生,不也是如此?漫漫人生路,步步有玄機,昨日的功,可能是今日的過;今日的過,可能成為明日的功。表示天地之間存在著一枝無形的桿秤,在不同時間的秤砣下,功過就如蹺蹺板,一方上升時,另一方就下降,從無平衡時。時間的槓桿,讓功過有了不同的解讀。這是一種矛盾,也是一種統一,但正因為有矛盾、有統一,才讓我們看到歷史的全貌,而不偏廢某方,失去客觀公正的立場,武則天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武則天的評價不一。唐朝,因為儒家正統思想不是很濃厚,評價較正面。南宋以後,因為理學深入人心,評價較反面。近代,因為女權主義興起,武則天又被扶正。說明,反正還是正反,都是因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造成正反差異、高低不同的是「角度」問題,不是「作為」的問題。
本書作者蒙曼,是中國年輕的歷史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及中國古代婦女史。在她隔空抽絲剝繭下,充滿傳奇色彩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再次鮮活了起來。《蒙曼說唐:武則天》一書從武則天自山西文水小姓人家的女兒,到進宮當唐太宗後宮「才人」,歷經流落尼姑庵當尼姑,因唐高宗再進宮展開后位之爭,一路過關斬將,到登基成為武周政權的女皇帝,最終來到神龍政變下台,餘威猶存為止,全書共四百多頁,鉅細靡遺記載了武則天的一生,讀來一氣呵成,很是過癮。
本書作者敘事功力流暢,藤蔓般糾結龐雜的歷史過程經作者筆下文字爬梳,脈絡分明,有條不紊。此外,作者的分析、註解能力也頗有見地,一些歷史傳說、懸案經過作者解說推敲,似乎都言之成理、順理成章,對於歷史不熟的讀者來說,很有導讀功能與析理作用,這是筆者閱讀本書時最有收穫的地方(當然,作者的批註也不一定對,但是,這也是一種觀看歷史的角度)。
誠如作者在後記裡所寫的,「我們究竟為什麼以現在這種方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要想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只能去探尋歷史。」歷史是時代的足跡,蘊藏著無盡的寶藏與教訓;追溯歷史,可以讓我們把根扎得更深,也更認同我們生活的土地。蒙曼是中國學者,所以她寫武則天;我們是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我們又該寫誰?
留言列表